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供血特点及意义 收藏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供血特点及意义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供血特点及意义

作     者:杨铭 马玉祥 王玉发 王祥 韩青 李幼琼 YANG Ming;MA Yu-xiang;WANG Yu-fa;WANG Xiang;HAN Qing;LI You-qiong

作者机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3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33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 

基  金:卫生部科教司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吉教科合字第459号) 

出 版 物:《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36卷第6期

页      码:1122-1125,1208页

摘      要:目的:通过对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铸型标本的观测,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移植修复腿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设计,阐明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血供分区及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利用血管铸型后行分层碱腐蚀,用游标卡尺和坐标纸法获取各项数据,对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的浅出点、分支、分布、吻合及供血区的形状和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浅出点在髁踝连线上投影距离90%集中于8~12cm,平均血管直径为(0.96±0.24)mm;解剖供血区近似椭圆形,面积为(72±8)cm2,占小腿面积的14.22%;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浅出点为坐标原点,浅出点至内踝后缘与跟腱中点的连线为坐标系的纵轴,经原点向纵轴作一垂线为坐标系的横轴,将内踝上皮支的的供血区分成4个象限,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各个象限的供血面积:内上象限(15±2)cm2,外上象限(8±3)cm2,内下象限(25±4)cm2,外下象限(24±3)cm2;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在内上、外下2个象限分布较多,计算其轴向性(Dmax/L)为1.47±0.31;该皮支与周围血管吻合非常丰富,并参与隐神经营养血管链的构成,其动力供血区面积可达小腿内侧面下2/3。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的浅出点相对恒定,其供血区域大,且易于切取和转位,可依据其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作供血动脉进行双轴点皮瓣和双轴皮瓣的手术设计,修复腿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主 题 词:胫后动脉 内踝上皮支 双轴点皮瓣 双轴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1[100101]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3481/j.1671-587x.2010.06.037

馆 藏 号:20342617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