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收藏
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入渗速率的影响

作     者:李胜涛 杜新强 迟宝明 陈斯 毛建业 LI Sheng-tao;DU Xin-qiang;CHI Bao-ming;CHEN Si;MAO Jian-ye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防灾科技学院北京101601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武汉430071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格尔木816000 

基  金: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4-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14B04)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03149) 

出 版 物:《人民黄河》 (Yellow River)

年 卷 期:2011年第33卷第12期

页      码:61-63页

摘      要: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设计了平坦和起伏两种池底形态,观测了相同回灌条件、不同池底形态情况下,入渗池介质渗透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入渗池底部形态变化对地下水人工回灌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回灌73 h后,垄沟起伏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至初始值的57%,平坦的池底渗透速率下降到初始值的20%,垄沟起伏的池底形态较平坦的底部形态更好地保持了入渗池的渗透速率。入渗池底部形态的变化有效地控制了悬浮物的沉积规律,进而影响了堵塞产生的部位、时间和程度,从而影响入渗池的渗透速率。

主 题 词:入渗池 底部形态 渗透速率 地下水人工回灌 

学科分类:082802[082802] 08[工学] 0828[工学-建筑类] 09[农学] 0815[工学-矿业类]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D O I:10.3969/j.issn.1000-1379.2011.12.022

馆 藏 号:20343417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