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明清犀角艺术品的内在价值 收藏
明清犀角艺术品的内在价值

明清犀角艺术品的内在价值

作     者:紫禁城 刘岳 

作者机构: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工艺组 

出 版 物:《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年 卷 期:2007年第2期

页      码:115-123页

摘      要:紫禁城——请谈一谈我国古代是如何认识犀角的?犀角雕刻工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刘岳——犀牛古代在我国有分布,直到战国秦汉间,中原对于犀牛并不陌生。犀角的利用最初应与饮酒有关,有的学者认为殷周时期典籍中的“兕觥”,就是犀角制成的酒器。大约在魏晋或者更早一些,随着犀牛在中国腹地的消失,逐渐产生了神化犀角的倾向。出现了“通天犀”等名目,《抱朴子·登涉篇》说它“有一赤理如綖自本徹末”,“衔之水常为人开”云云,简直神乎其神。从此后,

主 题 词:犀角 艺术品 工艺发展 紫禁城 明清两代 雕刻 明清时期 明代中后期 江南地区 通天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历史学类] 06[历史学] 060109[060109] 

馆 藏 号:2034390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