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伯格曼谈艺录 收藏
伯格曼谈艺录

伯格曼谈艺录

作     者:英·伯格曼 邵牧君 

作者机构:瑞典 

出 版 物:《世界电影》 (World Cinema)

年 卷 期:1994年第6期

页      码:67-90页

摘      要:1944年,英格玛·伯格曼(1918—)在《狂乱》一片中担任编剧和副导演,由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同时也富于争议的电影创作生涯。伯格曼于1982年拍出他的谢幕之作《芳妮和亚历山大》之后便基本上停止了电影创作活动,然而,人们对伯格曼的电影的研究、诠释和争论迄未停止。 伯格曼在电影艺术史上占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他竭尽生平之力试图改造电影,即把电影从世俗的娱乐形式改造为高度个人化的思辩形式。这种改造的企图在电影的百年史上曾屡屡发生,尽管改造的具体走向不尽相同,但非世俗化、个人化的目的则一。在众多的改造者中间,伯格曼是活动时期最长、作品数量最多、美学纲领最完整、影响最广远的一位。伯格曼的电影从提出“上帝是否存在”的神学设问开始,始终贯串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在各种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的探索。他的电影在物理上远离现实,在心理上则紧密相关。他的电影否定了电影的物质再现的基本特性,力图开拓出一条通向人的内心的新路。伯格曼电影只有局部的模仿者,没有整体的继承者。关于伯格曼电影的争论仍在继续,这种争论实质上是关于对电影艺术实行个人化改造的合理性的争论。 无论如何,伯格曼是值得重视的。本刊过去曾刊载过许多关于伯格曼电影的介绍和研究文章,对国内的伯格曼研究起?

主 题 词:野草莓 影片 斯德哥尔摩 阿尔格伦 艺术家 伊丽莎白 电影放映机 天主教 假面 根本没有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43916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