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水稻两系不育系‘M20S’穗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收藏
水稻两系不育系‘M20S’穗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水稻两系不育系‘M20S’穗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作     者:林鑫 吴林宣 王慧 刘永柱 陈志强 黄明 LIN Xin;WU Linxuan;WANG Hui;LIU Yongzhu;CHEN Zhiqiang;HUANG Ming

作者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2017B020201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100 2016YFD0102102) 

出 版 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9年第40卷第1期

页      码:8-14页

摘      要:【目的】分析水稻两系不育系‘M20S’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加快‘M20S’潜在育种价值的应用进程。【方法】利用4个光温敏水稻不育系(‘望S’、‘深08S’、‘Y58S’以及‘M20S’)和3个恢复系(‘航恢1173’、‘航恢91’和‘航恢24’)按4×3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组配,对不育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和一次枝梗数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着粒密度和单穗质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7个性状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质量、着粒密度、总粒数、单穗质量、一次枝梗数、穗长和结实率,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一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千粒质量、总粒数、结实率和单穗质量。‘M20S’总粒数、一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最佳,分别为42.96、17.69和45.35,单穗质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结论】‘M20S’一般配合力好的性状较多,是一个优良的亲本;‘M20S/航恢24’总粒数、着粒密度和单穗质量的特殊配合力较高,符合大穗型育种要求。总粒数、千粒质量、着粒密度和单穗质量主要受遗传效应的控制;一次枝梗数和穗长等性状可以在杂交早代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主 题 词:杂交水稻 两系不育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71007[071007]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836[0836] 090102[090102] 

核心收录:

D O I:10.7671/j.issn.1001-411X.201804027

馆 藏 号:20345408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