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溶质迁移模型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收藏
溶质迁移模型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溶质迁移模型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作     者:王树芳 王丽亚 王晓红 林沛 刘久荣 辛宝东 贺国平 

作者机构: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10019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D07050601510000)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2年第33卷第3期

页      码:760-770页

摘      要: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RT3D(reactive transport in 3-dimensions),对我国北方某城市局部地区地下水中的四氯乙烯(PCE)和三氯乙烯(TCE)污染来源进行了识别,对污染输入强度进行了反演,并利用Matlab中的Stepwise函数,对影响污染物输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中的PCE和TCE主要来源于区内使用有机溶剂的工厂和企业.地下水中的PCE和TCE存在天然衰减,在173天中,3个点的PCE浓度分别衰减了93.15%、61.70%和61.00%;TCE分别为70.05%、73.66%和63.66%.通过模拟识别出的4个点状污染源在模拟期间共向含水层中输入0.910 6kg PCE和95.693 8 kg TC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气降水与包气带厚度是有机物输入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35 cm深的包气带中PCE和TCE浓度介于0~5 ***-1之间.以上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中PCE和TCE来源于地表释放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一部分在向下迁移过程中自然衰减了,一部分进入包气带,然后又进入了含水层.由于本区第四系以砂卵砾石为主,所以大气降水促进了PCE和TCE向含水层的迁移.

主 题 词:地下水 四氯乙烯(PCE) 三氯乙烯(TCE) RT3D 多元回归分析 

学科分类: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227/j.hjkx.2012.03.031

馆 藏 号:2034575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