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凝药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科普干预及效果 收藏
抗凝药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科普干预及效果

抗凝药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科普干预及效果

作     者:边原 于楠 闫峻峰 熊欢 杜姗 BIAN Yuan;YU Nan;YAN Jun-feng;XIONG Huan;DU Shan

作者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 

基  金: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科技传播创新工程2017年重点项目(CMEI2017KP00241) 国家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305030698) 

出 版 物:《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

年 卷 期:2018年第16卷第12期

页      码:45-48页

摘      要:目的:采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潜在不合理处方(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ine, PIM)筛查标准进行科普用药干预,并观察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冠心病门诊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以现有Beers标准及STOPP/START标准为基础,制定和完善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PIM标准,并根据此标准设计抗凝用药科普干预方案,依据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心电图变化、出血事件及心绞痛发生次数评价科普干预效果。结果:随访前,2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2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随访前后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现出血事件和心绞痛事件总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7, P<0.05)。结论:进行合理的用药科普干预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的进展。

主 题 词:心血管系统 慢病管理 科普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类]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2-3384.2018.12.011

馆 藏 号:20345976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