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野生百合叶表皮特征及系统学意义 收藏
中国野生百合叶表皮特征及系统学意义

中国野生百合叶表皮特征及系统学意义

作     者:侯珺 肖菲菲 张延龙 牛立新 闫奕心 HOU Jun;XIAO Feifei;ZHANG Yanlong;NIU Lixin;YAN Yixin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陕西省林木种苗工作站西安710000 

基  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6-73) 陕西省林业厅项目(陕林计字7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211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109021002) 

出 版 物:《西北植物学报》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8期

页      码:1560-1573页

摘      要: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个野生百合种或变种的叶表皮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种野生百合气孔器均分布于叶片远轴面,气孔器的长轴与远轴面细胞长轴方向一致,均位于远轴面细胞的端点处。气孔器形状从长椭圆形到近圆形不等;保卫细胞均为肾形,无副卫细胞,保卫细胞表面角质层均具条纹;表皮细胞角质层近于光滑或具条纹,均具蜡质,蜡质纹饰呈膜片状晶体或颗粒状;气孔密度、气孔器大小、近轴面远轴面细胞、垂周壁样式差异较大。(2)聚类分析表明,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百合、紫斑百合、乳头百合、宝兴百合、山丹百合、大理百合、绿花百合、毛百合和有斑百合聚为类群Ⅰ;淡黄花百合、岷江百合和玫红百合3个野生种聚为类群Ⅱ;青岛百合单独为类群Ⅲ;宜昌百合、紫脊百合、通江百合、百合和野百合聚为类群Ⅳ,聚类结果总体上支持形态学分类的结果。(3)叶表皮形态对于区分野生百合不同种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主 题 词:野生百合 叶表皮特征 系统分类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1001[071001] 07[理学] 

核心收录:

D O I:10.7606/j.issn.1000-4025.2015.08.1560

馆 藏 号:20349430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