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收藏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作     者:克冰 

出 版 物:《外国文学研究》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年 卷 期:1994年第16卷第4期

页      码:57-61页

摘      要: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从普希金1830年在《驿站长》中开先河后,许多作家在这个艺术范畴一试锋芒。果戈理紧随普希金,创作了《狂人日记》、《外套》等,塑造出不同性格的“小人物”,成为这方面卓有成就的作家。在果戈理之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对“小人物”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最特殊的天才,他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都表现出极其特殊为个性。凡他涉笔的题材,总是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匠心,挖掘出与众迥异的意蕴,对“小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 一 “小人物”,即贫贱、低微的小官吏,在官僚体制的沙皇俄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一方面是“先生”,是“老爷”,另一方面则受歧视,受欺辱,穷愁潦倒,命运不济,往往被视为“鞋子”、“老鼠”,“连擦脚的破布也不如”。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理的《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都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小人物”的这种可悲地位和不幸遭遇。

主 题 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人物”形象 果戈理 普希金 《狂人日记》 主人公 人道主义 俄国文学 二重人格 《穷人》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2[050202] 05[文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9915/j.cnki.fls.1994.04.011

馆 藏 号:20350050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