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响器制度下的“巫乐”研究 收藏
响器制度下的“巫乐”研究

响器制度下的“巫乐”研究

作     者:萧梅 

作者机构: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  金: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年 卷 期:2013年第2期

页      码:28-37页

摘      要:中国人对于声音的选择、制造、使用和接受,与西方古典音乐所界定的、前缀定冠词的"the music"的最大区别——对于"响器"之声的偏好。这与其"樂"总是存在于"礼"并贯通于世世代代的信仰仪式与礼俗生活相关,且以"器-器声-器声之意"建构了音响、象征和意义体系。在萨满和"巫乐"的语境中",为何由打击乐和摇动产生的噪音如此广泛地用于和另一个世界的交往?"它们体现出何样的人类共同经验、情境与制度化的行为方式?在响器制度与音声属性的讨论中,通过系统、密集、严格器型描述的民族志作业,对我们进一步探讨包括鼓和其他响器的整体性比较研究,探讨中国民间信仰仪式音声与"萨满式文明"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主 题 词:响器 制度 音声属性   环刀 摇响器 

学科分类:01[哲学] 030405[030405]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7[010107] 

核心收录:

D O I:10.16564/j.cnki.1003-2568.2013.02.014

馆 藏 号:20350419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