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六十年来歌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变迁 收藏
六十年来歌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变迁

六十年来歌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变迁

作     者:孟远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出 版 物:《河北学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年 卷 期:2005年第25卷第2期

页      码:132-139页

摘      要:歌剧《白毛女》从1945年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的评价史。六十年来,伴随着歌剧"经典化"、"解经典"的过程, 其评价模式发生了种种变迁。20世纪40-80年代,关于《白毛女》的评价由最初的"争鸣"到漫长的"复述",通过对意识 形态话语的"复述",不断丰富和补充了权力话语,构建出"革命经典",以服务于民族国家的需要。90年代以来,评价者 意识到"复述"模式的遮蔽性,转而开始重读、拆解经典,开掘出历史复杂性的一面。人们不再停留于歌剧《白毛女》"是什 么"的回答上,开始追问它"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因此,出现了"反思"、"解剖"、"寓言"、"从 文本 进入 历史 " 等不同的评价模式。提问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可见性内容。"复述"模式讲述这是个什么样的革命故事;"反思"模 式旨在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效机制;"解剖"模式看到了歌剧中多种文化力量相互作用的状态;"寓言"模式将《白毛 女》放在现代性的发展逻辑中,回答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会选择"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从 文本 进入 历史 "的研究 路径着力于探究"文本"如何生产了"历史"和"意识形态"。这些评价模式是由于每个时代的问题意识、知识型、理论工 具和研究路径的不同所决定的。

主 题 词:经典构成 提问方式 知识型 评价模式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51006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