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体无氧耐力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英文) 收藏
人体无氧耐力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英文)

人体无氧耐力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英文)

作     者:俞红良 张瑞萍 刘涛 

作者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省西安市710071 山东烟台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省烟台市264005 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科研所体能中心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44期

页      码:196-198页

摘      要:背景:国内外对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人体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研究较多。但是,实验对象(如种族差异)、方法、条件控制不同,所得的结论并不一致。人体800m跑运动能力的高低能较好地反映人体的速度耐力素质。目的:探讨人体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速度耐力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科研所体能中心。对象:于2004-06/07选择解放军体育学院(现改为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健康汉族男性40名,年龄(21±2)岁,运动史基本相同,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方法: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3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检测受试者基因型;采用YSI1500型乳酸分析仪测定安静状态、800m跑后血乳酸浓度,记录800m跑成绩。并对成绩进行逐步聚类分析,将受试者分为高速度耐力组和低速度耐力组。主要观察指标: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测定、800m跑成绩测定、血乳酸浓度测定。结果:纳入受试对象4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有3种:II型(490bp)、DD型(190bp)、ID型(190,490bp)。②将800m跑成绩按升序分为3类:分别为前18名,中间21名,最后1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类别间距离差异的概率均为0.000,聚类效果较好,将第一类归为高速度耐力组18名,第二、三类归为低速度耐力组22名。③高速度耐力组和低速度耐力组组间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3种基因型组人群800m跑后血乳酸浓度较安静状态时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I型基因分别为(14.93±2.46),(2.17±0.56)mmol/L;ID型基因分别为(14.86±1.54),(2.41±0.70)mmol/L;DD型基因分别为(14.13±1.51),(1.99±0.27)mmol/L,P0.05)。结论:人体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速度耐力无关。

主 题 词:肽基二肽酶A 多态现象,遗传 身体耐力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44.018

馆 藏 号:20353224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