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隐”“秀”并用与创作中的虚静和骚动——诗、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二 收藏
“隐”“秀”并用与创作中的虚静和骚动——诗、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二

“隐”“秀”并用与创作中的虚静和骚动——诗、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二

作     者:潘啸龙 王轶 PAN Xiao-long;WANG Yi

作者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 版 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1年第34卷第2期

页      码:84-88页

摘      要:以《诗经》、《楚辞》体现的诗学思想证明:"含蓄"固然可以创造出种种有"言外情"、"文外意",耐人含咀和回味的美的境界;"明快"同样可以创造出"鸢飞鱼跃"、"骏马注坡"式的骏爽、痛快的美的境界。"艺术美"的至高境界是丰富多样的,诗骚"含蓄"、"明快"并用的成就,正展示了"艺术美"这种众丽辉映的丰富性。"虚静"固然是创作中常见的心境,却不是创作必需的前提条件。诗、骚所显示的创作心境,除了"虚静"外,更有《毛诗序》以来总结的骚动、"摇荡"状况;特别是屈原的"发愤抒情"创作,与那种徜徉山水、"凝神观照",而后豁然有悟的创作状况颇不相同。

主 题 词:含蓄 明快 虚静 骚动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5[050105] 05[文学] 

D O I:10.13763/j.cnki.jhebnu.psse.2011.02.003

馆 藏 号:20354082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