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的定量分析(英文... 收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的定量分析(英文)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的定量分析(英文)

作     者:张勇 杨彤涛 周勇 马保安 Zhang Yong;Yang Tong-tao;Zhou Yong;Ma Bao-an

作者机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9期

页      码:188-189,192页

摘      要:背景:目前国内文献只对股骨近端骨溶解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尚无定量研究的报告。目的:通过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改变情况。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4-03/2004-0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完成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28髋,男14例16髋,女12例12髋。假体类型:改良Moore型骨水泥假体16例17髋为骨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7岁;无骨水泥表面微孔型假体10例11髋为无骨水泥假体组,(下转第192页)平均年龄55岁。术前患者诊断均为创伤性关节炎,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9(20~7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均匹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两组患者X射线片灰度值,取相对值,即同一张X射线片分别测髂骨、股骨大转子处l.0~2.0cm2面积上平均灰度值,二者差值代表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相对值,并定量分析骨密度改变的规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周、术后1周、随访期两组患者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结果:26例患者(28髋)随访9个月~10年6个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骨水泥组和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均较术后1(上接第189页)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骨溶解发生率100%;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随访期平均值72.8(14~130),骨水泥组平均值57.4(9~11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最早发生骨溶解为术后9个月,术后2~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

主 题 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骨质溶解 骨粘合剂 图像解释,计算机辅助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1[100101]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09.048

馆 藏 号:2035474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