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形成泥石流实验研究 收藏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形成泥石流实验研究

沟道松散物质起动形成泥石流实验研究

作     者:庄建琦 崔鹏 胡凯衡 陈晓清 葛永刚 ZHUANG Jian-qi;CUI Peng;HU kai-heng;CHEN Xiao-qing;GE Yong-ga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  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8CB425802)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YW-Q03-5) 

出 版 物:《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42卷第5期

页      码:230-236页

摘      要:为研究震后环境突变条件下的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开展震后泥石流防治和预测,根据震后泥石流形成环境特点,设计泥石流起动装置,开展震后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试验。本研究共进行了25组试验,主要研究了泥石流在不同坡度情况下的泥石流形成模式和机理,结果表明:1)在坡度8°~12.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冲蚀→冲沟→崩塌→堵塞→溃决→泥石流的模式;2)在坡度12.5°~17.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逐渐侵蚀加剧(朔源侵蚀、下切侵蚀和侧蚀),容重逐渐增加形成泥石流的模式;3)在坡度17.5°~25°情况下,泥石流的形成模式是坡面流水→入渗→失稳→下滑→流态化的模式;4)根据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不同的起动模式下的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不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可以解释不同泥石流起动模式的机理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不同起动下的泥石流模式进行不同的防治规划,同时结合泥石流起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可以解释泥石流起动的模式,对开展震后泥石流预报提供了参考。

主 题 词:沟道松散物质起动 起动模式 起动机理 水槽实验 汶川地震 

学科分类:0810[工学-土木类] 08[工学] 0837[0837]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0812[工学-测绘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5961/j.jsuese.2010.05.010

馆 藏 号:20354913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