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 收藏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

作     者:胡建平 王俊 唐典勇 伏秦超 张元勤 HU Jian-Ping;WANG Jun;TANG Dian-Yong;FU Qin-Chao;ZHANG Yuan-Qin

作者机构: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四川乐山614000 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成都610083 

基  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189)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Y0119) 四川省教育厅(07ZA158)资助 

出 版 物:《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1年第27卷第2期

页      码:329-336页

摘      要: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AuAg-,AuCu-和AgCu-催化CO氧化反应的详细机理.计算结果表明:CO在混合团簇中的吸附位顺序为Cu>Au>Ag;O2也优先吸附到Cu上,其次为Ag,最难的为Au;另外,O2分子较CO分子易于吸附到混合团簇上.CO氧化反应有三条反应通道,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容易进行.AuAg-团簇催化CO氧化反应的最优反应通道为CO插入AuAgO2-中的Ag―O键形成中间体[Au―AgC(O―O)O]-,然后直接分解形成CO2和AuAgO-,或另一个CO分子进攻中间体[Au―AgC(O―O)O]-形成两分子的CO2和AuAg-.而AuCu-和AgCu-催化CO氧化反应的最优反应通道为CO和O2共吸附到团簇上,然后形成四元环中间体,最后四元环中间体分解形成产物或另一个CO分子进攻四元环中间体从而形成产物.第二个CO分子的协同效应不明显.AuAg-和AuCu-对CO氧化反应催化活性强于Au2-团簇,因此,Ag和Cu掺杂可以提高金团簇的催化活性,与之前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主 题 词:密度泛函理论 CO氧化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 反应机理 

学科分类:081705[081705]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866/pku.whxb20110226

馆 藏 号:2035800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