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脊髓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变化(英文) 收藏
脊髓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变化(英文)

脊髓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变化(英文)

作     者:赵立君 李红群 孙庆 杨小玉 秦彦国 段德生 Zhao Li-jun;Li Hong-qun;Sun Qing;Yang Xiao-yu;Qin Yan-guo;Duan De-sheng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术室吉林省长春市13003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31 

基  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90563-1)~~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40期

页      码:168-171页

摘      要:背景:目前国外有探讨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表达,但均未涉及内源性细胞因子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在损伤后相关性的研究,对内源性白细胞介素1在损伤中的表达也仅限于mRNA水平。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实验。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1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7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单纯缺血组14只和缺血再灌注组56只。单纯缺血组:阻断血流30min7只,阻断血流60min7只;缺血再灌注组:根据脊髓缺血30min后再灌注30,60min,2,4,6,9,12,24h又分为8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7只。方法:采用Zivin法复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量。主要观察指标: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1多肽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和蛋白的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纳入动物77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白细胞介素1βmRNA(A值)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1.07±0.33,0.60±0.22,0.57±0.12,t=3.7517,11.8526,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白细胞介素1多肽活性(A值)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33.7±3.2),(23.8±4.5),(23.1±2.1),t=2.7988,9.9627,P<0.01]。③缺血再灌注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A值)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0.94±0.12,0.52±0.11,0.51±0.10,t=0.3270,6.1274,P<0.01]。④缺血再灌注4,6,12h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316.90±26.00),(361.40±18.00),(406.00±23.00),(164.21±2.00),(180.00±32.00)μg/L,t=1.4103,9.1193,P<0.01]。⑤缺血再灌注12h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为(15.00±2.00),(7.50±1.67),(6.67±1.00)nkat/g,t=3.0122,P<0.01]。结论: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内炎症反应是导致血脊髓屏障损害的重要分子基础,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主 题 词: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 中性白细胞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40.029

馆 藏 号:20359374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