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 收藏
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

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

作     者:林素幸 

出 版 物:《上海文博论丛》 (上海文博论丛)

年 卷 期:2010年第4期

页      码:60-71页

摘      要:魏晋南北朝以来,弥勒佛(梵语Maitreya,意译为慈氏。或未来佛。)是最受中国人崇拜的神衹之一。中国早期弥勒信仰的艺术造型深受印度和中亚的影响(图1)。(1)不同于中国唐代以前的弥勒造像大多带有异国风味,在宋代开始出现的布袋和尚(弥勒佛的化身)

主 题 词:布袋和尚 弥勒像 慈氏 中国佛教史 禅法 汾阳善昭 杨岐派 顿悟成佛 艺术造型 佛教艺术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类] 010107[010107] 

馆 藏 号:20359797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