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中国早期侦探片的类型探索与意识批评(1920-1949) 收藏
论中国早期侦探片的类型探索与意识批评(1920-1949)

论中国早期侦探片的类型探索与意识批评(1920-1949)

作     者:徐红 

作者机构: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 

基  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性研究(1905-1937)>(项目编号:16BC039)的研究成果 

出 版 物:《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年 卷 期:2019年第3期

页      码:79-87页

摘      要:侦探片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描写侦探英雄调查隐秘事件或犯罪案件的类型电影。自《车中盗》(1920)始,我国本土电影公司亦尝试制作侦探片。从类型的草创、砥砺、提升和完善,直到形成"霍桑探案""中国的陈查礼"等本土化的侦探片品牌,国产早期的侦探片经历了一个曲折动荡的发展过程,并逐渐成长为本土电影的一个重要的商业类型。在此过程中早期影人徐欣夫、徐莘园等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时代特殊性,"救亡"主题压倒了"启蒙"主题,蕴含了一定的现代意识的早期侦探片也卷入了电影的"软硬"性质之争,受到了左翼影评的激烈批评。左翼影评对早期侦探片的批评本质是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所形成的对电影的目的与功能的看法的根本差异。

主 题 词:中国早期电影 侦探片 类型电影 意识形态批评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60730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