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 收藏
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

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

作     者:陈开梅 杨威 董磊 孙培全 

作者机构:空军勤务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0 

基  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C14SM091) 空军勤务学院青年基金项目(KY2014F005A) 

出 版 物:《中国学校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年 卷 期:2015年第36卷第12期

页      码:1882-1884页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及随干预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为采取干预措施缓解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采用准实验设计和多元方差分析,对从徐州市三中初二年级4个班级中选取的49名中学生在4个测量时段共16周的心理应激水平变化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对照组在4个干预时段上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35),而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综合干预在4个干预时段上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9,2.85,4.83,P值均<0.05)。实验前,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P=0.37);实验干预8周,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P=0.031);实验干预16周,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P=0.000);实验结束3个月,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00)。不同干预时段和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不仅主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F时段=6.74,P=0.000;F方式=5.18,P=0.000),还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F时段×方式=8.75,P=0.000)。结论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均能起到缓解作用,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主 题 词:应激 心理学 接触追踪 行为研究 学生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体育学类] 040202[040202] 04[教育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5[100205] 10[医学] 

D O I:10.16835/j.cnki.1000-9817.2015.12.041

馆 藏 号:20361315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