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破骨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建立 收藏
破骨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建立

破骨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建立

作     者:肖新华 廖二元 董源媛 赵向 刘江华 曹仁贤 文格波 Xiao Xin-hua;Liao Er-yuan;Dong Yuan-yuan;Zhao Xiang;Liu Jiang-hua;Cao Ren-xian;Wen Ge-bo

作者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湖南省衡阳市42100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13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J6160) 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2007117)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08年第12卷第20期

页      码:3863-3866页

摘      要:背景:建立基质细胞与骨髓细胞共培养模型能诱导破骨样细胞产生,但这种培养体系存在细胞不单纯,不适合基因转染等缺点。目的:建立基质细胞MBA-1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共培养形成不混杂基质细胞的成熟多核破骨细胞的新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10/2007-03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小鼠源性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从ATCC引进,基质细胞MBA-1细胞由周厚德博士惠赠。方法:RAW264.7细胞以1×104/孔接种于Transwell三维培养板下层,将聚碳酸酯膜孔径0.4μm的培养板上层先取出接种MBA-1细胞,待细胞贴壁胞体伸展后,将其重新与下层联合共培养,共培养体系细胞每3d换液1次。主要观察指标: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观察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形态特点。②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形态,评价共培养形成的破骨样细胞骨吸收活性。结果:共培养体系中的RAW264.7细胞,第9天可见较多TRAP阳性单核细胞,出现TRAP阳性多核破骨样细胞。共培养14d后,已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能形成骨吸收陷窝。结论:MBA-1细胞与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分层共培养可形成成熟的、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破骨细胞,且这种破骨细胞中不混杂基质细胞。

主 题 词:破骨细胞 共培养 基质细胞 组织构建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1[100101]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8.20.013

馆 藏 号:20361929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