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 收藏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

作     者:王维 Wang Wei

作者机构: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807)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1年第27卷第4期

页      码:42-47页

摘      要:为保护岷江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退化的植被本底资源尤为关键。笔者按岷江源区河谷植被退化梯度及流域-海拔梯度,设置"U"或"M"型临时观测样带,并采用样方法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1)沿岷江源区河谷(流域-海拔梯度)剖面线设置"U"或"M"形样带3条,对植被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共计73个样方316个物种,创建样地-物种数据库,运用DCA和DCCA排序及多元回归方法,得出DCA排序在AX1轴上,海拔由上到下逐渐增高,植被沿海拔分布的梯度格局得到很好地体现,在山体中部,植被结构出现多层,乔木种多为岷江冷杉和云杉及少量白桦。(2)用DCA分析法对岷江源区73个样方内316种植物进行排序分析,计算各群系DCA排序轴的平均值,结合前文DCA排序结果,即DCA排序轴反映的生态梯度关系及植物生理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特点,得到岷江源区植被群系的演替关系为:云杉、冷杉针叶林—鲜卑花和绣线菊灌丛—锦鸡儿和小檗灌丛—白茅草甸。(3)在满足垂直分布规律的条件下,为植被不同生长型选择恢复的目标群落及物种,结果如下:①亚高山针叶林带:岷江冷杉+(峨眉蔷薇+金背杜鹃+冰川茶镳子)+(细弱草莓+东方草莓+丝叶苔草),云杉+(峨眉蔷薇+窄叶鲜卑花+沙柳)+(细弱草莓+丝叶苔草+陕甘蓼+东方草莓);②高山灌丛带:高山柳+披针苔草,窄叶鲜卑花+洽草,高山绣线菊+丝叶苔草,甘青锦鸡儿+密生苔草;③高山草甸群落:白茅草甸,丝叶苔草草甸。在植被恢复期,应该大力发展乔灌草的多层次、多物种、多结构的混交群落结构,提高植被抵御外界破坏的综合能力,同时施以各种工程措施,使得岷江源区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

主 题 词:岷江源区 植被恢复 植被演替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科学类] 071001[071001] 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713[0713] 

馆 藏 号:20362000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