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的径流体积控制效能 收藏
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的径流体积控制效能

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的径流体积控制效能

作     者:李俊奇 关鹏祥 杨正 王文海 杨擎柱 李芃抒 LI Jun-qi;GUAN Peng-xiang;YANG Zheng;WANG Wen-hai;YANG Qing-zhu;LI Peng-shu

作者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026) 

出 版 物:《中国给水排水》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 卷 期:2019年第35卷第3期

页      码:125-129页

摘      要: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为典型的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设施,通过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对道路1%横、纵坡条件下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的径流雨水体积控制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径流系数法-等流时线法更适合试验条件下透水路面的产汇流理论计算;随着降雨重现期由1年增加至20年,透水路面的径流雨水体积控制率由30. 69%降低到10. 21%;高降雨重现期下组合系统增加蓄水层深度对雨水体积控制率的改善效果不如低降雨重现期下显著;随着降雨重现期由3年增加至20年,组合系统中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体积控制率的贡献比例从71. 56%增加至86. 31%;当组合系统中滞留带蓄水层深度为15 cm时,10年和20年重现期下的雨水体积控制率为75. 73%和74. 59%,径流雨水控制效果较好;影响组合系统雨水体积控制率的主要因素相关性排序为蓄水层深度>降雨量>峰值雨强。

主 题 词:透水路面 生物滞留设施 路面径流 城市雨水管理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9.03.024

馆 藏 号:20362571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