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蛋白水平对F_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收藏
蛋白水平对F_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蛋白水平对F_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作     者:李沐 黄建华 江世贵 林黑着 邱丽华 姜松 杨其彬 周发林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7) 广东省海洋渔业推广专项(A201201B02 A201201C01)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NL0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A0502) 

出 版 物:《广东农业科学》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4年第41卷第5期

页      码:173-177页

摘      要: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对F2代(针对饲料蛋白水平选育)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计7个饲料蛋白质水平组(34%、36%、38%、40%、42%、44%、46%),对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2.84±0.04 g)进行48 d养殖.结果表明,F2代斑节对虾幼虾在38%饲料蛋白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34%饲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36%、38%饲料蛋白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40%及以上的各饲料蛋白水平组;成活率表现为低蛋白组(34%~42%)显著高于高蛋白组(44%、46%).斑节对虾常规营养成分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全虾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肌肉中各组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全虾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胃蛋白酶表现为34%饲料蛋白组最高,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与肝脏蛋白酶的含量显示为波动互补的趋势;胃中淀粉酶的含量均高于肝脏,但胃淀粉酶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胃和肝脏脂肪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综合生长数据、常规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等指标得出,38%饲料蛋白水平较为适宜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针对低蛋白水平饲料的选育是有效的.

主 题 词:斑节对虾 蛋白效率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学科分类:090801[090801] 090502[090502] 0908[0908] 0905[农学-林学类] 09[农学] 

D O I:10.3969/j.issn.1004-874X.2014.05.044

馆 藏 号:2036276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