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影响 收藏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影响

作     者:李梦芝 

出 版 物:《历史教学(下半月)》 (History Teaching)

年 卷 期:1997年第4期

页      码:53-53页

摘      要:明清时期,大量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和陶瓷工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7世纪起,大批瓷器销往欧洲。1604—1656年,仅荷兰就从中国买走300多万件瓷器。这些瓷器运到欧洲后,价格昂贵,可与黄金相比。当时欧洲的报刊上说:“瓷器精美而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买得起。”为了安放这些珍品,各国皇室、贵族往往设有专门房间陈列。如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内设的瓷器室,德国慕尼黑旧王宫中的“镜厅”,德国安斯巴哈宫的“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在宫内设玻璃柜专门陈列瓷器等。 18世纪初,中国瓷器普及到欧洲一般家庭,其淡雅的色调,柔和的曲线,清新的图案吸引着人们,形成了以使用中国瓷器、模仿中国式样为时尚的中国趣味,以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中国热”。发表于18世纪初的一首诗中写道:“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在当时欧洲人的概念中,瓷器就是中国。这种中国情调在处于启蒙时代的欧洲,直接影响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罗可可风格的产生。于是,在绘画、建筑、园艺、家用器具等诸方面,别致、自然、温雅的罗可可风格取代了以豪华、宏伟著称的巴罗克风格。

主 题 词:明清时期 中国瓷器 罗可可风格 欧洲文化 18世纪 殷弘绪 巴罗克风格 艺术风格 门陈列 重要贡献 

学科分类:060303[060303] 06[历史学] 0603[0603]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64087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