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旁若无人”“旁若有人”与“不即不离” 收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旁若无人”“旁若有人”与“不即不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旁若无人”“旁若有人”与“不即不离”

作     者:李筱俐 

作者机构: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出 版 物:《语文月刊》 

年 卷 期:2015年第2期

页      码:21-22页

摘      要: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表现出这样的三种状态:一为“旁若无人”,就是授课者完全沉静于文本中,作为“融入者”,设身局中,与文本的情境完全没有了“距离”;二为“旁若有人”,就是授课者完全用实用的态度处理文本,作为“旁观者”,设身局外,情感没有与文本融入,授课者与文本的“距离”太远;三为“不即不离”,就是授课者对文本有着充分的理解、独到的解读、饱满的情感,却在讲授过程中不“滥情”,作为“观赏者”,他设身与局中与局外之间,站在客位的角度,在自己和这种情感之中把玩好了一个适度的“距离”。这就应了美学里的一个著名命题,即距离产生美。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审美过程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既不即也不离。

主 题 词:语文课堂教学 “距离” 语文老师 讲授过程 审美过程 艺术作品 时间距离 心理距离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4[教育学] 

馆 藏 号:20365050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