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改进的动态PPP技术建立中国香港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收藏
利用改进的动态PPP技术建立中国香港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利用改进的动态PPP技术建立中国香港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作     者:赵红 郭春喜 程传录 王文利 刘智 董波 王建伟 ZHAO Hong;GUO Chunxi;CHENG Chuanlu;WANG Wenli;LIU Zhi;DONG Bo;WANG Jianwei

作者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040313 41774004)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创新项目 

出 版 物:《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9年第44卷第3期

页      码:355-363页

摘      要:利用GPS技术反演海潮负荷信息,相比传统重力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着全球覆盖、测站数多、全天候、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海潮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对海潮负荷效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利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同时构建了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利用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8 a的GPS观测数据,精密测定了11个测站的三维海潮负荷位移参数,与高精度海潮模型提供的海潮负荷位移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除K_2、K_1潮波外,其他潮波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2 mm。与已有的动态PPP及静态PPP结果对比发现,采用改进的重叠时段动态PPP算法可有效改善K_1潮波的反演精度;该方法反演的海潮负荷位移精度可达到静态PPP反演海潮负荷位移的精度,且对于K_1潮波,在东西方向,动态PPP算法的反演精度较静态PPP略有改善。利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可有效建立中国香港地区GPS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可有效弥补沿海地区因验潮站稀少而导致的海潮模型适应性差的问题。

主 题 词:GPS 海潮负荷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模型 

学科分类:081802[081802] 08[工学] 081105[081105]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0804[工学-材料学] 0816[工学-纺织类] 0811[工学-水利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203/j.whugis20160519

馆 藏 号:20365676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