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 收藏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移栽的分蘖成穗特性

作     者:吕腾飞 周伟 李应洪 张绍文 李玥 孙永健 马均 L Tengfei;Zhou Wei;Li Yinghong;Zhang Shaowen;Li Yue;Sun Yongjian;Ma Jun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611130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5 2012BAD04B13 2013BAD07B13)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NZ0040 2014NZ0041 2014NZ0047) 四川省育种攻关专项(2011NZ0098-15) 

出 版 物:《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41卷第6期

页      码:659-672页

摘      要:以中籼迟熟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穴插苗数和水肥管理模式下长秧龄水稻的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以及不同叶位与等级分蘖对产量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秧龄水稻分蘖能力强,分蘖发生和成穗的叶位多,且在65 d秧龄下不同水肥管理模式的分蘖能力强弱表现为干湿交替模式>旱种模式>淹灌模式;同时,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的各级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高于双苗.长秧龄水稻不同等级茎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1次>2次>主茎>3次;不同等级茎蘖对长秧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整体上,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1次>2次>主茎,结实率则是1次>主茎>2次.长秧龄水稻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1~9叶位,2次分蘖1~2和7~8叶位;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2和7~9叶位,2次分蘖1~3和7~8叶位;对产量贡献的优势叶位是1次分蘖6~9叶位,2次分蘖1~2和7叶位;总体上,长秧龄水稻的优势分蘖叶位是1~2和7~9叶位,它们对产量的贡献之和达到了68.95%.延长秧龄,产量随之降低,但在长秧龄下穴插单苗,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仍然可以获得高产.

主 题 词:杂交稻 长秧龄 分蘖 成穗率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785/j.issn.1008-9209.2015.07.061

馆 藏 号:20365938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