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 收藏
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

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

作     者:胡乃娟 韩新忠 杨敏芳 张政文 卞新民 朱利群 HU Nai-juan;HAN Xin-zhong;YANG Min-fang;ZHANG Zheng-wen;BIAN Xin-min;ZHU Li-qun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资助 

出 版 物:《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年 卷 期:2015年第21卷第2期

页      码:371-377页

摘      要:【目的】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还可以缓解农田生态压力。研究稻麦轮作系统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短期影响,可为提出适宜当地生产的秸秆还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稻麦轮作农田定位试验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7个处理,以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为对照处理(CK),6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测定了秸秆还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稻麦产量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试验范围内的秸秆还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并能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增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连续两季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显著较高,而水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在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处理下最高;3)相比秸秆不还田处理,连续两季25%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最显著;4)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均为在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增产较显著,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水稻增产达9.0%,小麦增产达11.45%;5)土壤碳库、土壤酶活性以及水稻和小麦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两季25%和50%秸秆还田量表现出显著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优势。

主 题 词:秸秆还田 稻麦轮作 土壤活性碳组分 土壤酶活性 产量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101[090101]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11674/zwyf.2015.0211

馆 藏 号:20366633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