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     者:刘红江 杨连新 黄建晔 董桂春 朱建国 刘钢 王余龙 LIU Hong-Jiang;YANG Lian-Xin;HUANG Jiun-Ye;DONG Gui-Chun;ZHU Jian-Guo;LIU Gang;WANG Yu-Lo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013 306712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4012014081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SCX3-SW-44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05) 

出 版 物:《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 卷 期:2008年第27卷第5期

页      码:1882-1889页

摘      要:在水稻品种中,杂交籼稻因其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好、穗型大、产量潜力高,在稻作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磷素含量、磷素吸收、磷素分配和磷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汕优63各生育时期稻株含P率极显著提高,使各生育时期P素吸收量极显著增加,生育中期的增幅略小于生育前、后期;(2)FACE处理使汕优63抽穗后P素在茎鞘中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穗中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对抽穗前P素在叶片、茎鞘中的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影响;(3)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期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极显著下降,使P素子粒生产效率和P素收获指数亦均极显著下降;(4)增施N肥,使汕优63大多数生育时期的植株P素含量和吸P量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使大多数生育时期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下降,使P素子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显著下降;(5)CO2×N、CO2×Y对植株含P率、吸P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FACE处理使汕优63稻株含P率、P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P素子粒效率显著下降。

主 题 词:三系杂交籼稻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P素吸收 P素分配 P素效率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3321/j.issn:1672-2043.2008.05.035

馆 藏 号:20367142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