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正在加载...

相关文献

正在加载...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正在加载...
文献详情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自由式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研究 收藏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自由式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研究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自由式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研究

作     者:林霞 王嘉鹏 王春宇 刘福旭 路双臣 姜斯文 韩志龙 侯吉光 LIN Xia;WANG Jia-peng;Wang Chun-yu;LIU Fu-xu;LU Shuang-chen;JIANG Si-wen;HAN Zhi-long;HOU Ji-guang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吉林长春130041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骨科吉林长春130013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急诊科吉林长春130013 

出 版 物:《中国临床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32卷第5期

页      码:664-666页

摘      要: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ⅡB期体外照射后局部病灶残留≥5 cm)腔内联合自由式组织间插植(IC/IS)治疗及三维腔内治疗[IC(3D)]剂量分布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ⅡB期)经体外放射治疗(EBRT)50.4 Gy/28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局部病灶≥5 cm的患者47例,分别采用IC(3D)(IC组,n=20)即宫腔管加卵圆体和宫腔管加插植针(IC/IS组,n=27)两种方式进行植入,行CT扫描、靶区勾画[宫颈癌的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直肠、膀胱及乙状结肠],计划设计采用模拟退火逆向优化(IPSA)方式,比较腔内治疗IC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IC/IS之间剂量学差异。结果 IC/IS组HR-CTV的D90[(6.34±0.18)Gy vs(5.08±0.54)Gy]、D100[(4.30±0.37)vs(3.01±0.48)Gy]高于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S组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2cc受量与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ⅡB期外照射后局部病灶残留≥5 cm)采用IC(3D)治疗虽可以保证正常组织达到剂量限制要求,但容易导致HR-CTV剂量不足;采用IC/IS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满足正常组织的剂量限制要求,而且可以满足HR-CTV的D90受量、得到更好的靶区适形度。

主 题 词:腔内联合自由式组织间插植治疗 三维腔内治疗 宫颈癌,局部晚期 放射治疗 剂量学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4[100214] 10[医学] 

D O I:10.13429/j.cnki.cjcr.2019.05.024

馆 藏 号:20368021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正在加载...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