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规划在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 收藏
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规划在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术前规划在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

作     者:施乐 樊燕鑫 张超 沈计荣 SHI Le;FAN Vanxin;ZHANG Chao;SHEN Jirong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 

出 版 物:《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年 卷 期:2019年第33卷第8期

页      码:923-928页

摘      要:目的探讨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时,采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进行术前规划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6月-11月拟行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的7例(11髋)A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7髋),女3例(4髋)。年龄14~46岁,平均31.9岁。单髋3例,双髋4例。创伤性1例(1髋),酒精性2例(4髋),激素性2例(3髋),特发性2例(3髋)。ANFH根据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均为Ⅲ期;日本骨坏死研究会(JIC)分型:C1型5髋、C2型6髋;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1型5髋、L2型1髋、L3型5髋。病程5~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53.91±7.66)分。颈干角为128~143°,平均133.9°。术前采用VR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将CT数据导入软件构建坏死区域形态,模拟转子间内翻截骨,根据负重区股骨头完整率设计内翻角度。VR术前规划内翻角度为6~16°,平均9.7°。术中按照术前规划进行内翻截骨,C臂X线机透视确认内翻角度和负重区情况。如出现计划内翻角度偏小情况,则在透视下继续增加至获得满意位置。术后2 d摄X线片测量颈干角,计算手术前后差值,并与术前规划内翻角度比较(误差值)。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2 d复查X线片,颈干角为112~135°,平均123.4°;手术前后差值为6~16°,平均11.0°;其中,5髋颈干角手术前后差值与VR术前规划内翻角度一致,其余6髋误差值为1~4°。术后1例(1髋)出现截骨处骨不连、1例(1髋)发生股骨近端骨折,其余5例(9髋)截骨处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2.18±16.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5,P=0.000)。结论VR技术为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ANFH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前规划方法。

主 题 词:虚拟现实技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截骨术 术前规划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0[100210]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7507/1002-1892.201903083

馆 藏 号:20369823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