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层间地下水污染曝气修复的影响带 收藏
层间地下水污染曝气修复的影响带

层间地下水污染曝气修复的影响带

作     者:范伟 杨悦锁 路莹 杜新强 张加双 宋晓明 FAN Wei;YANG Yuesuo;LU Ying;DU Xinqiang;ZHANG Jiashuang;SONG Xiaoming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球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6Z34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吉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082004) 

出 版 物:《化工学报》 (CIESC Journal)

年 卷 期:2011年第62卷第9期

页      码:2600-2607页

摘      要:影响带是开展曝气修复机理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不同场地条件下影响带的型态与形成机制不同。以我国东北地区典型层间地下水污染场地为例,在阐明污染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曝气修复的运行、监测与分析,利用地下水水位、溶解氧、温度等参数的动态变化来反映曝气修复对地下环境的影响,并以之指示曝气影响带的空间分布。进而通过对影响带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分析,阐明曝气驱替过程中的水流运动过程,量化分析该层间水曝气模式下的水流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该曝气模式下,影响半径可达9m,影响区呈倒圆锥状,其中赋存地下水362.04m3,受曝气驱替作用,影响带内地下水以一定流量向四周流散,该流量随时间递减,连续运行6h累积流散量为0.97m3,表明该曝气修复模式下地下水的侧向流散并不显著。

主 题 词:层间地下水 曝气修复 影响带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0438-1157.2011.09.032

馆 藏 号:2037033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