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收藏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作     者:李忠琴 关瑞章 郭松林 刘宏伟 黄文树 LI Zhong-qin;GUAN Rui-zhang;GUO Song-lin;LIU Hong-we;HUANG Wen-shu

作者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 

基  金: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鳗鱼药残控制技术与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技术"(3-51) 集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Q2008015) 集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基金(2008C001) 集美大学创新团队基金(2010A003)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N0046) 福建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JA09157) 

出 版 物:《中国兽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11年第47卷第12期

页      码:54-57页

摘      要: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五倍子对鳗鲡养殖中致病性气单胞菌(威隆气单胞菌K17、肠棕气单胞菌G03、豚鼠气单胞菌R37和嗜水气单胞菌G06)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再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五倍子在0.25、0.5、1、2、4倍于各菌MIC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K17、G03、R37、G06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五倍子在0.25、0.5、1、2、4倍MIC值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均具有一定的PAE,且PAE与药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25~4倍MIC)呈剂量依赖性,当药液浓度达4倍MIC时,PAE明显延长(P<0.05);五倍子对各致病菌株K17、G03、R37、G06的PAE值在1倍MIC浓度以上差异显著(P<0.05),在4倍MIC时对于致病菌株K17和R37的PAE之间差异较小。结论:试验结果提示,在养殖鳗鲡病害防治中设计投药方案,选用中药五倍子治疗由致病性气单胞菌感染所造成的烂鳃、肝胆肿大、败血症等疾病时,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还应考虑PAE因素,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降低药物对鳗鲡的副作用及对其摄食量和生长的负面影响。

主 题 词:五倍子 鳗鲡 致病菌 抗菌后效应 

学科分类:090603[090603] 09[农学] 0906[农学-水产类] 

D O I:10.3969/j.issn.0529-6005.2011.12.022

馆 藏 号:20371229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