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五代殊时,不相(氵公)乐——先秦到西汉“乐”内涵的变迁 收藏
五代殊时,不相(氵公)乐——先秦到西汉“乐”内涵的变迁

五代殊时,不相(氵公)乐——先秦到西汉“乐”内涵的变迁

作     者:闵孝 MIN Xiao

作者机构: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出 版 物:《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6期

页      码:44-47页

摘      要:“乐”在艺术起源时期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与“音”、“声”含义有别。经西周、孔子到西汉,乐被赋予了更多人为的意义,逐渐成为伦理、政治的载体;而音、声则背负了乱政亡国的罪责。这是时代需求折射在文化上的印记。

主 题 词: 内涵 变迁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1[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 

D O I:10.3969/j.issn.1007-8754.2006.06.010

馆 藏 号:2037252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