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探讨 收藏
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探讨

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探讨

作     者:李锦青 王健 唐康来 LI Jin-qing;WANG Jian;TANG Kang-lai

作者机构:解放军324医院医学影像科重庆400020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重庆400038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4BB5245) 

出 版 物:《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年 卷 期:2008年第8卷第9期

页      码:1684-1686,1639页

摘      要:目的:探讨肱骨头扭转角多层螺旋CT二维测量方法,着重讨论肱骨头扭转角远端定义线对测值的影响。方法:收集51根肱骨干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肱骨头中轴线与肱骨远端前关节面的切线,或内外上髁连线的夹角为肱骨头扭转角。肱骨远端定义线取上中下三个不同平面得到六组肱骨头扭转角度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肱骨头扭转角最小值4°,最大值59.8°,六组肱骨头扭转角数据分别为:(27.9±11.9)°、(29.2±11.2)°、(30.2±10.7)°、(27.3±10.3)°、(26.3±10.2)°、(25.8±10.4)°,经统计学处理,以肱骨远端前关节面切线为远端定义线测得肱骨头扭转角度数越往远端越大;而以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为远端定义线测得的值越往远端越小;肱骨远端下方层面两种定义线测得肱骨头扭转角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层面所得值无差异,上部层面两种定义线肱骨扭转角均数最为接近,相差仅0.6°。结论:肱骨头扭转角变异较大,肩关节假体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应取鹰嘴窝较深且显示肱骨远端前关节面清楚的层面做为远端定义层面。

主 题 词:眩骨 扭转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假体 

学科分类: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100207[100207]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类] 080502[080502]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100106[100106] 100602[100602] 10[医学] 

D O I:10.13241/j.cnki.pmb.2008.09.063

馆 藏 号:2037481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