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英文) 收藏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英文)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英文)

作     者:刘英华 黄国伟 常红 刘莉 任大林 薛长勇 Liu Ying-hua;Huang Guo-wei;Chang Hong;Liu Li;Ren Da-lin;Xue Chang-yong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北京市100853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研究室天津市300070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11期

页      码:170-172页

摘      要:背景: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多注重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缺少人体细胞水平的研究。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观察。材料:实验于2002-01/07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包括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低密度脂蛋白、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E等。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为1μmol/L)、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维生素E50μmol/L)、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预先加入维生素E及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细胞外及细胞内各抗氧化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内皮细胞内外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结果:①各组内皮细胞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②各组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的比较:氧化损伤对照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产生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照组、氧化损伤+大豆异黄酮10,50,100μmol/L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百分比显著低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氧化损伤对照组(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通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等抗氧化指标起作用。

主 题 词:内皮 血管 脂蛋白类 异黄酮类 黄豆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11.042

馆 藏 号:20375773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