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话剧社团从“爱美”走向职业化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以上海剧艺社为... 收藏
中国话剧社团从“爱美”走向职业化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以上海剧艺社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话剧社团从“爱美”走向职业化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以上海剧艺社为中心的考察

作     者:穆海亮 

作者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14YJC76004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11&ZD110) 

出 版 物:《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年 卷 期:2015年第1期

页      码:65-74页

摘      要:就完整意义上的话剧艺术而言,其创作方式的集体性特征决定了其创作"单位"并非作为个体的戏剧家,而是融编剧、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演出事务管理者等众多艺术力量于一体的创作集体。这个集体在话剧发展史上就是以社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社团是话剧创作的"组织者"。而"一个社团应该是预先认真考虑建立的一个组织性的结构,而不仅仅是把所有的创建者并列在一起"。"

主 题 词:上海剧艺社 艺术力量 文化逻辑 职业剧团 中国旅行剧团 上海戏剧协社 南国社 顾仲彝 芳草天涯 组织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馆 藏 号:2037675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