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消费者安全消费的非理性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消费者安全消费的非理性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者安全消费的非理性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王建华 沈旻旻 朱淀 Wang Jianhua;Shen Minmin;Zhu Dian

作者机构:江南大学商学院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产者安全生产政策的实验评估及其组合设计: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为例”(项目编号:716731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病死猪流入市场的生猪养殖户行为实验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540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USRP1808ZD)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 (China Food Safety Management Review)

年 卷 期:2019年第1期

页      码:118-137,220-221页

摘      要: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极大降低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市场上消费者安全消费意愿和实际购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一部分拥有安全食品消费意愿的消费者最终并没有产生实际购买行为,致使安全食品消费市场出现了 非理性均衡 现象。鉴于此,本文选取猪肉作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典型代表,基于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844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进行RPL分析和二元Logit回归分析,从消费者对安全认证产品不同属性层次的偏好以及影响消费者安全消费的因素两个方面对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愿和购买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附加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产地信息和无添加剂和兽药残留标签这几类属性特征的猪肉具有显著偏好,在猪肉上标注此类信息可有效提升消费者对猪肉安全的信任程度。而消费者对安全认证猪肉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不一致现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的信任程度、对安全认证猪肉的了解程度和对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消费者安全消费 非理性均衡 现象的出现。综合两个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价格和年龄是导致消费者安全消费 非理性均衡 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旨在为构建安全认证食品市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认证食品市场秩序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主 题 词:安全消费 非理性均衡 安全认证猪肉 购买意愿 消费偏好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0201[020201] 

馆 藏 号:20377807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