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 收藏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

作     者:何培培 张俊飚 何可 曾杨梅 He Peipei;Zhang Junbiao;He Ke;Zeng Yangmei

作者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减碳补偿机理及政策设计研究:基于‘养治统一’与‘养治分离’视角”(71703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创新体系研究”(7133300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绿色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实现途径研究”(15JZD014)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中国农村绿色发展问题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生态服务价值的形成机理与实现途径研究”(2662017QD009) 青海省软科学项目“青海省县域科技创新模式及实施方案研究”(2018-ZJ-609) 

出 版 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19年第40卷第8期

页      码:187-194页

摘      要:[目的]为将分散的农民纳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方法]在梳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运作逻辑的基础上,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调研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以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例,对比分析个体与村域层面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认知型社会资本能够解释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差异。个体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村域认知型社会资本的负向影响则不显著。就个体层面而言,制度信任、规范和亲环境价值观均显著促进农民采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而合作愿景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就村域层面而言,公共信任和亲环境价值观均显著负向影响农民的秸秆还田行为,而规范的影响则显著为正。[结论]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农民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差异具有强大解释力,能够有助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

主 题 词:农民 认知型社会资本 环境治理 参与行为 秸秆资源化利用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82803[082803] 082802[082802] 08[工学] 0828[工学-建筑类]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120405[120405] 

核心收录:

D O I:10.7621/cjarrp.1005-9121.20190823

馆 藏 号:20377819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