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B细胞双向调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B细胞双向调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B细胞双向调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     者:张乃丹 段思雨 喻敬芯 武永康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成都610041 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德阳618000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No:2016JY0035) 四川省卫健委项目(No:16PJ326) 

出 版 物:《成都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年 卷 期:2019年第14卷第5期

页      码:680-682,686页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过程是由多因素调控的渐进过程,分为亚临床期、急性炎症期、慢性自身免疫病期和转归期4个阶段[1](图1)。B细胞作为SL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其表面表达很多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激活分子包括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2]、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3]和B细胞表面抗原CD40 [4]等。抑制分子包括Fc受体FcγRIIB (Fcγ receptor IIB, FcγRIIB)[5]和CD72 [6]、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rotein,PD-1)[7]等,这些分子所提供的信号作用于B细胞,影响B细胞活化的性质和程度,控制由此产生的B细胞亚群分化及抗体产生[8](图2)。B细胞表面分子双向调控失衡可导致B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导致SLE发生。鉴于B细胞靶向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充分理解B细胞表面分子在SLE炎症调节的不同作用,并设计出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综述了B细胞正向负向两类调控分子及相关靶向治疗在SLE中的研究进展,充分认识不同分子对B细胞功能的调控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为SLE治疗药物设计提供新的策略。

主 题 词:B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向调控 靶向药物 

学科分类:100703[100703] 1007[医学-药学类]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674-2257.2019.05.028

馆 藏 号:20378807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