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980年代新潮美术中“理性之潮”的传播与理论型塑 收藏
1980年代新潮美术中“理性之潮”的传播与理论型塑

1980年代新潮美术中“理性之潮”的传播与理论型塑

作     者:吴永强 WU Yongqiang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当代艺术的传媒属性与艺术学刊的责任”(16XJA760003) 

出 版 物:《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

年 卷 期:2019年第33卷第5期

页      码:26-33页

摘      要:1980年代的新潮美术由理性之潮、生命之流、达达与波普倾向三种思潮汇流而成。可是,理性之潮却成为后来各种关于新潮美术叙事文本的主角。本文认为,这种情况首先是当时的传媒环境与媒介选择造成的。虽然新潮美术都采取运动的方式运行,但相较而言,理性之潮却成为媒介传播的主导性内容。当时,以《美术》和“两刊一报”(《美术思潮》《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为代表,活跃于国内的美术报刊不遗余力地传播理性群体及有理性倾向的艺术家的活动、创作和观念主张,持续地扩大了其影响力。其次,以高名潞为代表的美术刊物编辑,又以理论家和批评家身份直接介入理性之潮,凭借其出色的写作,将理性之潮理论化和历史化,充当了其事实上的代言人;同时,他们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媒体资源,使其理论话语即时地付诸媒介传播。因此,理性之潮在新潮美术叙事中的形象与地位,是在传播和理论的相互作用中塑造成型的;或者说,正是传播与理论相互纠缠、彼此协作的结构性话语,共同型塑了理性之潮的学术形象,并赋予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主 题 词:1980年代 新潮美术 理性之潮 美术报刊 媒介传播 理论型塑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1[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 

D O I:10.13574/j.cnki.artsexp.2019.05.003

馆 藏 号:20379159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