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凤翰的人格结构及诗画风格与扬州八怪之关系 收藏
高凤翰的人格结构及诗画风格与扬州八怪之关系

高凤翰的人格结构及诗画风格与扬州八怪之关系

作     者:袁伯诚 

出 版 物:《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96年第13卷第1期

页      码:16-24页

摘      要:扬州八怪是哪几个人?从清末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所列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八人之后,到现代的画界权威人士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都有自己的界定法,并提各异的名单.郑昶撰《中国画学全史》去高翔、李方膺而增闵贞、高凤翰.1983年,致力于扬州八怪研究的学者卞孝萱、薛锋、周积寅等提出“八怪十五家”之说,遂逐步为海内外学术界所接受.所谓“八怪十五家”即在李玉芬提出的八人名单之外又增加华岩、高风翰、边寿民、李葂、杨法、闵贞、陈撰.实际上是将清末民初学者所列八怪名单一概予以认可,这样“八怪”之“八”便成为虚指概数,而且重心在“怪”不在“八”,可以解释成为清代扬州地区出现的一个异端的艺术家群.我想这样界定“扬州八怪”的内涵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道理将在下文逐层阐说.

主 题 词:扬州八怪 人格结构 二重人格 自救意识 郑板桥 救世意识 人格冲突 四库馆臣 艺术创作 李方膺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79289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