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鹿角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量化评估(英文) 收藏
鹿角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量化评估(英文)

鹿角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量化评估(英文)

作     者:蔡辉 胡婉英 王艳君 张俊慧 郭郡浩 胡兵 Cai Hui;Hu Wan-ying;Wang Yan-jun;Zhang Jun-hui;Guo Jun-hao;Hu Bing

作者机构: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省南京市21000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 河北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7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27期

页      码:152-155页

摘      要: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半数以上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其晚期都将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不仅发病率高,其死亡率也极高,五年存活率远不及恶性肿瘤。目的:观察鹿角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设计: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对比观察,前后对照试验。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对象:实验于1996-01/1998-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选择心血管病房及专科门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Framin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Ⅲ级以上。③病史3个月以上。④接受适量的利尿剂或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除外)作基础治疗。⑤胸部X片及超声心动图有左室扩大的证据。⑥中医辨证按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86年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基础疾患及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抽签法按2:1比例分为鹿角方组40例、地高辛组20例,给予鹿角方组患者口服鹿角方口服液35mL(每毫升含生药1.6g),2次/日,4周为1疗程。地高辛组患者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mg,1次/日,4周为1疗程。于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虚症状积分、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Lee心衰评分、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例、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等指标。主要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肾虚症状积分。③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④Lee心衰评分。⑤心率、心肌耗氧量。⑥心胸比例。⑦超声心动图检查。⑧血浆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测定。结果:纳入60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鹿角方组患者经鹿角方口服液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地高辛组(9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肾虚症状总积分显著下降(P0.05)。③鹿角方组、地高辛组患者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⑧鹿角方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鹿角方可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并逆转左室肥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较地高辛具有一定优势,该作用可能与改善循环内分泌(血管紧张素Ⅱ、血浆心钠素)水平的紊乱有关。

主 题 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室肥厚 鹿角方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27.015

馆 藏 号:20380903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