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汶川地震后四川安县甘沟堵溃泥石流及其对策 收藏
汶川地震后四川安县甘沟堵溃泥石流及其对策

汶川地震后四川安县甘沟堵溃泥石流及其对策

作     者:游勇 陈兴长 柳金峰 YOU Yong1,2,CHEN Xingzhang3,LIU Jinfeng1,2(1.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Land Surface Proces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2.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3.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K56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14)资助 

出 版 物:《山地学报》 (Mountain Research)

年 卷 期:2011年第29卷第3期

页      码:320-327页

摘      要:汶川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和滑坡不仅直接为泥石流活动提供松散固体物质,还可能造成沟道堵塞。沟道内的堵塞坝虽然不像主河道上的堰塞湖那样造成大范围灾害,但溃决后却会引发大规模泥石流,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危害。以四川省安县高川乡甘沟为例,说明其造成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通过对甘沟自然环境背景条件的分析,发现甘沟具备泥石流暴发的地形地貌和降水条件;流域内地震诱发的崩滑体不仅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还造成沟道堵塞,形成堵溃型泥石流。甘沟已建的排导槽存在过流能力不够、槽底和侧墙已基本被破坏、弯道处未考虑超高、沟内未布置拦挡工程等问题。目前沟内由于松散固体物质充足,在一定的降水条件下,仍会再次暴发泥石流。针对甘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修建拦挡、重建排导槽并结合预警预报措施的防治对策,并对重建排导槽的过流断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主 题 词:安县 甘沟 堵溃泥石流 防治对策 断面优化设计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7[0837] 

核心收录:

D O I:10.16089/j.cnki.1008-2786.2011.03.007

馆 藏 号:2038108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