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近10年关中盆地MODIS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近10年关中盆地MODIS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近10年关中盆地MODIS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作     者:王钊 彭艳 车慧正 白爱娟 

作者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陕西西安710015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北京10008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基  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Y01) 科技部973课题(2011CB403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86 41130104) 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38 201206037)共同资助 

出 版 物:《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2卷第1期

页      码:234-242页

摘      要:利用太阳光度计CE-318对MODIS C5产品在西安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5产品与太阳光度计CE-318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1,误差在预期范围内的样本占总数的74.5%,满足NASA设计要求,反演数值可用于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研究。同时利用2000—2010年MODIS C5气溶胶产品,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小颗粒气溶胶对总光学厚度贡献的多年变化特征,得到:(1)沙尘粒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细粒子是关中盆地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气溶胶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在特殊地形和盛行风向影响下,气溶胶粒子在边界层的水平扩散中受到抑制,并在其东部出现堆积,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安和渭南南部,是沙尘气溶胶和人类活动产生细粒子气溶胶的共同作用;关中西部多年处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低值区,是由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产生的细粒子气溶胶所致。(2)关中不同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存在差异,其西部地区近10年呈波动下降趋势,中部和东部则呈波动增加趋势。(3)关中地区自西向东气溶胶光学厚度贡献中粗粒子的比重逐渐加大,近10年关中地区细粒子气溶胶污染有逐年加重的态势,其中中东部城市较为显著。

主 题 词: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FMF 气溶胶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070602] 0706[理学-大气科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3

馆 藏 号:20381176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