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收藏
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作     者:王瑞丽 柴佳佳 许方剑 冯指名 李超 于帅 于锦 杨志杰 WANG Rui-li;CHAI Jia-jia;XU Fang-jian;FENG Zhi-ming;LI Chao;YU Shuai;YU Jin;YANG Zhi-jie

作者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61 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河北沧州061800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51 

基  金: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重点推广项目(21009111821) 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19057316Z) 

出 版 物:《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19年第50卷第5期

页      码:634-640页

摘      要:秸秆还田作为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方式之一,能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为了改善东北地区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玉米秸秆产量大、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该机由秸秆粉碎装置,输送装置、开沟装置和覆土装置组成,能一次性完成秸秆捡拾、输送和深埋等作业内容,可将地表秸秆埋至地下300mm土层中,满足打破犁底层,构建合理耕层,提高秸秆利用率的要求。该机输送装置中部安装卸料室,实现秸秆从两侧向中间聚拢并向下运动的效果。通过对输送装置分析得知,螺旋叶片设计直径315mm,螺距315mm,当螺旋轴转速为350~450r·min^-1时,卸料效果良好。参考双翼铧式开沟器作业后的土壤截面设计了柳叶形直注铲,该铲底端秸秆出口设计成流线型柳叶状,铲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直注铲设计高400mm、铲宽320mm、圆心角θ=60°时,铲横截面积为9.92×10^4mm^2,满足卸料要求,同时能达到开沟破土并回填部分土壤的作业效果。以拖拉机前进速度、秸秆覆盖量和输送装置转速为因素,以秸秆还田率为指标,设计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前进速度和输送装置转速对还田率影响显著,当前进速度为5km·h^-1,输送装置转速为450r·min^-1时,还田率为90.5%。该试验结果表明了机具作业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卸料室和直注铲的设计为秸秆还田机输送装置和开沟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主 题 词:秸秆还田 深松 直注铲 性能试验 

学科分类:0828[工学-建筑类] 08[工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0-1700.2019.05.017

馆 藏 号:20381728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