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水氮水平对川西亚高山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不同水氮水平对川西亚高山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水氮水平对川西亚高山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     者:马伟伟 王丽霞 李娜 郑东辉 谢路路 刘庆 尹春英 MA Weiwei;WANG Lixia;LI Na;ZHENG Donghui;XIE Lulu;LIU Qing;YIN Chuny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  金: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95)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Y8C2021)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9年第39卷第19期

页      码:7218-7228页

摘      要:为探讨氮沉降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对林下土壤中参与土壤碳氮磷循环主要酶(β D 葡萄糖苷酶(β D glucosidase,βG)、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ER)、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β N 乙酰葡糖胺糖苷酶(β N acetylglucosaminidase,NAG)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P))活性的动态影响,于2017年开展了盆栽模拟试验。试验以青杨扦插苗为植物材料,采用两因素(土壤水分和氮沉降)的随机区组设计,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40%(W40)、60%(W60)和80%(W80)最大田间持水量,氮沉降水平分别为:0(N0)、4(N4)和8(N8)g N m^-2 a^-1。在土壤水分达到预定的水分含量后开始氮沉降处理,于氮沉降后的6 h、24 h和3、7、14、31、62 d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显著降低了βG、NAG和PPO活性,且在W40时达到最低;对AP和PER活性无显著影响。氮沉降抑制了βG、NAG和AP活性,而且施氮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强;对PER和PPO活性无显著影响。水氮交互作用对上述5种土壤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5种土壤酶活性在施氮7 d或14 d内变化较大,之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步平稳。两个月的实验期间,在不同水氮处理下,5种土壤酶活性基本都呈现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的双峰模式。该研究可为理解氮沉降对不同水分状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磷循环的生态学过程提供科学参考。

主 题 词:氮沉降 土壤水分 时间动态 土壤酶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90301[090301] 

核心收录:

D O I:10.5846/stxb201806071284

馆 藏 号:20381809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