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公平视角下中国地区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收藏
公平视角下中国地区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公平视角下中国地区碳排放权分配研究

作     者:杨超 吴立军 李江风 黄天能 YANG Chao;WU Lijun;LI Jiangfeng;HUANG Tianne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州51052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02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368) 中山市科技局项目(2015B2348) 

出 版 物:《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年 卷 期:2019年第41卷第10期

页      码:1801-1813页

摘      要:在国际碳博弈中,碳排放权的主流分配原则有10余种之多,应用不同分配原则的分配结果差别迥异,地区对不同原则的偏好或排斥也较为悬殊。为寻求分配协商共识,要求必须建立以公平为基础的分配方案。本文首先基于2017年全球碳浓度变化测算出全球排放空间和中国的排放总额,进而利用等人均、等产出、等空间、历史排放以及地区碳汇5个单一原则实现从全国总额到地方配额的分配。根据单一原则下各地区的分配数据计算各原则对应的相对剥夺系数,并以相对剥夺系数为基础的公平感受评价构建权重,最终形成多原则综合加权的分配方案。通过对2017年为例的碳排放权分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基于单一原则的配额分配结果表明,历史排放原则是最有利于中国排放权配额获取以及最能体现地区分配公平的原则。②五大原则的综合加权分配结果表明,获得配额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获得配额最小的3个地区分别为:海南、宁夏、甘肃。各省配额汇总的全国碳排放权总额为603464.5万t,与当前实际排放存在数200000万~300000万t的差距之差,与中国国际减排责任分担较为一致。③基于个体感受公平的加权分配方案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稳健性和兼容性。为切实推动全国碳排放权分配工作实施开展及更好的实现地区生态资源配置公平,主要建议如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全国分配总额,使地区和企业形成稳定的配额预期;有效设计分配原则方案,兼顾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地区减排责任分担不搞"一刀切"。

主 题 词:碳排放权 分配 公平视角 相对剥夺系数 综合加权 中国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020205[020205] 

核心收录:

D O I:10.184O2/resci.2019.10.04

馆 藏 号:20382059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