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设计失语康复方案与大脑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收藏
设计失语康复方案与大脑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设计失语康复方案与大脑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作     者:刘晓加 戴蓉 陈伶俐 Liu Xiao-jia;Dai Rong;Chen Ling-Ii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51051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268 30370468)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6年第10卷第14期

页      码:7-9页

摘      要:目的:对失语患者采用基于大脑病变部位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其效果,并初步分析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于2000-01/2001-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12例失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通过对失语患者头部神经影象学检查,确定其病灶部位及相关结构。两组均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汉语失写检查法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全面评估失语患者的语言损害程度。同时根据其职业、文化、家庭环境、方言、兴趣等背景资料选择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每日或隔日训练1次,30~60min/次,每次训练后布置家庭作业,交待家属配合练习,每月评估1次,共3个月。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轻度受损为总分低于200分,中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50分,重度受损为总分低于100分。训练效果评判标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总分提高50分或以上为显效,提高26分为有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提高10分以上),提高10分以下为无效(或口语表达部分未提高分数)。结果:1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显效3例,有效3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5例。②训练前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96,98,t=1.362,P>0.05),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比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96,179,t=5.329,P<0.01);(98,145,t=3.247,P<0.01),提示失语程度均有恢复;并且训练后观察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平均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179,145,t=3.156,P<0.001)。结论:充分调动失语患者脑部病灶相关结构的功能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康复潜力,增强训练效果。

主 题 词:失语 康复 大脑梗塞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4[100204]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6.14.003

馆 藏 号:20383978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